1992年,日本7-ELEVEn便利店入驻深圳,开辟了大陆的便利店市场。
此后,随着外资企业不断入局和本土企业的崛起,便利店、商超与百货等主流业态共同拉开了中国零售的帷幕。
零售业的发展格局在过去30多年里不断变化。电商席卷实体零售,百货从兴盛走向式微,商超送走了它的黄金时代......洪流之下,便利店再次四平八稳地进入了下一阶段。
注:表中超市业态数据由官方数据中的“超市商品销售额”和“大型超市商品销售额”相加而来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近十年(2014-2022年)超市和百货行业整体商品销售额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便利店是三者中唯一稳中有升的业态。
数据显示,便利店商品销售额整体增幅达66.28%,由2014年的346.0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575.3亿元;超市行业商品销售额下降9.73%至6886.8亿元;百货行业则下降25.09%至2851.2亿元。
主要便利店企业的销售增长更为突出。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零售百强企业可比销售来看,便利店百强的销售增幅基本大于商超、百货等业态。
除2020年和2022年外(未披露细分业态销售数据),便利店百强的销售额均实现了正向增长,且始终高于行业平均增长水平,10年中至少有6年为销售增幅最大的零售业态。
01 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数据,便利店行业规模不断扩大,销售额和门店数量都逐年增加。
2022年,全国便利店销售额已达到3834亿,较2015年扩大了2倍有余。
其中,品牌连锁便利店是销售额的贡献主力。2022年,品牌连锁便利店销售额达3264亿元,占比达85.13%。
从门店数量上看,全国便利店门店数量逐年攀升。2019年起,便利店数量的增长从「小碎步」切换到「大跨步」。到2022年,全国便利店总数已达30万家,与2019年的13.2万相比增长了127.27%,从增长速度来看,是2015年-2018年的3倍。
2022年,品牌连锁便利店达18.7万家,同比去年增长了14.72%,占总数的62.3%。
02 准入门槛提高,行业集中度下降
过去十年间,品牌连锁便利店,尤其是头部企业,都处在跑马圈地的快速发展时期。
4月23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23中国便利店TOP100》,在榜的便利店企业规模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对此,《联商网》整理了2014年-2023年便利店TOP20的数据变化对比,借此对中国便利店行业过去十年的发展进行回顾和展望。
具体来看,2023年便利店TOP20上榜企业依次为美宜佳、易捷、昆仑好客、天福、罗森、芙蓉兴盛、7-ELEVEn、十足&之上、红旗连锁、易站、全家FamilyMart、见福、唐久、金虎&早早、每一天、联合一百、壹度便利、36524、新天粤合家欢。
其中,美宜佳以33848家门店居于榜首,在门店数量上,与石油系的易捷、昆仑好客形成了断层领先的第一梯队。
对比2014年和2023年上榜的便利店企业:
●榜首企业变更。2023年,美宜佳门店以33848家连续两年蝉联榜首,与十年前相比门店数量翻了4倍有余。
●准入门槛不断提高。2014年喜士多以600家门店位列第二十名,2023年便利店TOP20的准入门槛已提升至1746家,由粤合家欢占领。
● TOP20头尾企业的差距不断拉大。过去十年间,中小型便利店企业竞争更为激烈,位列NO.20的企业变更频繁,但发展速度仍不及头部企业,双方差距进一步加大。
●TOP20门店总数逐年增加。2023年TOP20门店总数约为13.69万,较2022年再度增加7400家,与2014年的6.82万相比,门店数量翻了一倍。
TOP20门店总数增长最快的为2021年,增幅达16.0%,新增约1.7万家门店。
值得注意的是,便利店行业的集中度正在逐年下降。数据显示,2022年便利店TOP20企业门店总数约占品牌连锁便利店总数的69.25%,较2015年的79.6%已下降一成。
●从不同品牌的增长速度来看,2023年便利店品牌TOP20中,至少有14家实现了正向增长。
注:芙蓉兴盛、易站、联合一百、壹度便利、新天地、粤合家欢6家便利店品牌无2014年可比数据
本土便利店中,美宜佳是名副其实的“便利店之王”,在2014年门店数量为6390的基础上,保持了429.7%的增幅,开出33848家门店。
同样高速发展的还有区域便利店品牌见福和每一天。其中,来自厦门的见福便利店由2014年的400家门店发展至2023年的2521家,规模是原来的6倍不止;西安便利店品牌每一天则有357家门店,增加至2011家门店,约扩大了5倍规模。
在联商网高级顾问团主任周勇看来,国内便利店当下的格局可以用「外资在上,内资在变」来概括。
他指出,特许加盟是便利店经营的必由之路。最近十年,很多区域性便利店把握住了这一基本立场与逻辑,门店数量突飞猛进,“一下子过千,两千,三千”,如十足,见福等,更不要说通过加盟发展起来的便利店之王美宜佳。从整体规模上看,本土便利店已经独占鳌头。
但从综合实力来看,以全家、罗森、7-ELEVEn为代表的日系便利店依旧占据行业主导地位。
除了突出的运营能力,日系便利店在门店扩张上的野心也不容小觑,正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张。
2014年,全家FamilyMart和7-ELEVEn在全国便利店企业中排名第13和14,罗森则以一名之差与TOP20失之交臂。
经过十年发展,2023年,罗森已经超过一大批对手,以6330家门店位列全国便利店企业第五,7-ELEVEn和全家FamilyMart的排名也有所提升,分别位列第7名和第11名。
其中,罗森的增长速度最快。在区域特许加盟和收购本土便利店(WOWO便利、天虹微喔便利)的双重支持下,罗森门店数量迎来爆发式增长,10年增幅达1146.06%。
目前罗森已入驻上海,重庆、辽宁、北京、山东、河南、北京、湖北、湖南等地,计划在2025年内达成万店目标。
三者中增长速度较慢的是全家FamilyMart,囿于与顶新集团的合同纠纷,以及疫情冲击,全家中国曾有3年左右的发展停滞期。
根据2014-2020年中国便利店企业排名,全家在中国大陆的布局均处在日系便利店的领先地位。2021起,品牌全国门店数量不增反减,至2022年净关了301家门店,并因此被后来居上的罗森、7-ELEVEn反超,成为队尾。
2023年,全家FamilyMart门店数量有小幅回升,较2022年净增41家门店。与此同时,日本全家与顶新集团的关系也有所缓和。
2024年3月,全家调整了在华经营模式,分为两个团队继续运营全家中国品牌:全家与顶新集团成立的新合资公司将负责华东地区(2114家门店)的运营,而国内其他地区(现有北京、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则由顶新以代理加盟的形势继续运营。
此次与顶新“冰释前嫌”,也被日本全家视为在华发展的新起点。如此看来,恢复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将成为全家短期内的工作重点。
此外,7-ELEVEn也保持了一定的增长节奏,虽然速度不及罗森,但是从增长幅度上看,依旧快于TOP20中同量级的本土便利店。
03 9家品牌被淘汰
从上榜品牌来看,TOP20中近半数便利店品牌已被汰换。包括供销便利&家连便利、上好、快客、可的&好德、苏果&好的、佳宜、中百、舞东风、喜士多等所属的9家便利店企业,已从便利店TOP20中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罗森、芙蓉兴盛、易站、见福、每一天、联合一百、壹度便利、新天地、粤合家欢等9家所属的便利店企业。
此外,有11家品牌为便利店TOP20榜单上的常客。包括美宜佳、易捷、昆仑好客、天福、7-ELEVEn、十足&之上、红旗连锁、全家FamilyMart、唐久、金虎&早早、36524,经过十年发展,依旧榜上有名。
其中,天福便利店在过去10年间有9年位列全国便利店企业NO.4(除了横空出世的苏宁小店,在2018年凭借4508家门店领先拥有4212家的天福,获得了便利店企业NO.4的席位)。
除了上述“常驻嘉宾”,便利店TOP20榜单中也有部分“昙花一现”的选手。
2018年,成立仅一年的苏宁小店,通过收购大举扩张,以4508家门店一跃成为当时国内数量排行第四的便利店企业。半年后,苏宁小店的数量就增长至5368家。
不过,高速增长的门店数量并未带领苏宁小店进入发展正轨。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苏宁小店亏损2.96亿元;2019年上半年,其亏损达22.13亿元。此后,苏宁小店也被苏宁集团从财报中摘除。
而随着门店的不断关闭,苏宁小店不仅逐步掉出了便利店TOP20的行列。2020以后,它更是直接消失在了便利店企业百强榜单中,从上榜到退出,仅用了3年。
与它有相似经历的还有便利蜂。异军突起杀入便利店赛道后,2022年,便利蜂净关795家门店,发展陷入凝滞。如今,随着门店的减少,便利蜂已掉出便利店TOP20,2023年便利蜂宣布放弃此前坚守的直营,将加盟视为下一根“救命稻草”。
04 跨区域发展能力较弱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10年间,便利店企业虽然在门店数量获得了显著增长,但多数依旧以深耕区域市场为主。
周勇表示,本土便利店大部分是区域性企业,行业集中度不高,百余个便利店品牌各自为政,缺乏整合。
受到供应链、管理效率等多重因素的限制,具备跨区域发展能力的连锁便利店品牌仍是少数,挖掘现有区域市场依旧是便利店企业的主要意向。
《2023年便利店业态发展情况概览》显示,2024年,超过7成的便利店样本企业选择了扩张战略。但从地域选择上看,仅有24%的企业有跨区域发展的意向,选择深耕已有区域的便利店样本企业则高达74%。
不过,即使短时间内无法横向扩张,便利店企业依旧在现有领地上伸长了触角,因此便利店企业的下沉趋势也愈发明显。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指出,目前,外资便利店主要由一线向新一线城市、省会城市拓展,本土便利店则向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城迈进,便利店下沉市场发展趋势仍然在持续。目前已经下沉到四、五线城市及县域级市场。
05 业务创新与新品开发是重中之重
但随着连锁便利店品牌对下沉市场的攻略逐步深入,也不可避免地与夫妻老婆店出现更多直面竞争。
虽然越来越多的品牌连锁便利店都有意识地推出鲜食、咖啡等差异化产品,但与夫妻店在经营品类上仍然有很大重合。
根据凯度零售2017年的数据显示,国内有近700万家的小店业态,其中,夫妻小店的存量规模在680万家左右,且有约76%盘踞在三线城市、县级市和乡镇、农村,贡献了整个零售渠道40%的出货量。
从各品类销售情况来看,夫妻店超4成的销售额来自烟草,它与饮料、酒水、零食、日用品等小件消费品,构成了夫妻店的主要收入来源。
而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监测的品牌连锁便利店样本企业数据,2019-2022年,香烟与包括饮料、酒水、日用品等在内的其他品类共占总销售额的75%-90%。
此外,相对于品牌连锁便利店,夫妻小店更早地深入了周边居民生活,形成了稳定客流。
这也意味着,品牌连锁便利店与夫妻店直接“抢食”的难度依然很大。
对此,周勇表示,便利店的传统业务正在被不断蚕食。对于本土便利店来说,根据中国消费者的特点,业务创新与新品开发才是重中之重。
不过,作为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品牌便利店的鲜食之路依旧困难重重。
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我国便利店样本企业的鲜食销售占比分别为7.8%、9.8%、16.9%以及12.0%,整体有所提升,但占比依旧不高。
对比来看,日系便利店在鲜食类产品的创新和运营上,仍处在断层领先的位置。罗森、7-ELEVEn和全家的最新财报显示,三者的鲜食销售占比均在30%以上。
这不仅得益于其产品研发、物流仓储的系统化能力,更与其运营前置的思维规划息息相关,根据产品的定位和需求,综合考虑市场因素来搭建供应链。
本土便利店在引进鲜食品类时,多数照搬公式,既缺乏搭建供应链的硬件条件,也缺乏从研发到管理的系统运营能力,鲜食经营效果仍未达预期。
此外,周勇指出,中国的零售市场结构,饮食结构以及消费趋势,与日本有太多差异。在鲜食经营上,盲目学日本便利店,前途渺茫。
无论是从时间成本还是资金成本来说,鲜食经营都是一件需要长期投入的工作,本土便利店依然 任重道远。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杏宇登入:十年前的便利店TOP20,如今怎么样了?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山东杏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杏宇登入:十年前的便利店TOP20,如今怎么样了? 地址:http://www.guangda-graphite.com/news/gongsi/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