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
文|小氪
5月12日至13日,长沙市党政代表团赴西安市学习考察,深入了解新材料、汽车制造等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等经验做法。
在汽车制造领域,与广州、上海、长春、重庆等老牌汽车工业城市相比,长沙与西安都不是传统汽车制造重镇。但在新能源汽车赛道,这两城都不约而同地抓住了时代风口,开启了逆袭之旅。西安在2022年一度问鼎新能源汽车制造冠军宝座,长沙也在2023年挺进前五。
据官方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分别增长11.6%和1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分别增长35.8%和37.9%。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攀升逾5.9个百分点至31.6%。
随着各大城市2024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万亿俱乐部”城市最新格局变化中,汽车产业作为制造业中产值最大、产业链最长、相关产业最多的产业,已成为影响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乃至能级跃升的关键性变量。西安、长沙等新能源汽车新秀,希望借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广州、重庆等老牌汽车城也在加快“换血”,向“新”而行。
在这场新能源汽车的激烈竞争中,长沙与西安,有何互相借鉴之处?
一、西安:比亚迪撑起2022“新能源汽车第一城”
近年来,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西安无疑是一颗耀眼明星。
最近三年的“新能源汽车第一城”三度易主。2021年,上海以63.2万辆的成绩遥遥领先。2022年,西安异军突起,以101.52万辆(占全国比重逾14%)险胜上海(98.86万辆),成为全国第一;2023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5%至128.68万辆,西安不升反降至98.38万辆。深圳则以178.6万辆高居榜首。
不过,亮眼的数据背后,也存在结构上的隐患:西安与比亚迪绑定太深。在2022年西安101.52万辆新能源汽车中,有99.5万辆产自比亚迪西安工厂。
产量排行榜
自2003年比亚迪收购西安秦川汽车,西安就成为比亚迪最早的乘用车生产基地。经过20年深耕,比亚迪汽车在陕西已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汽车金融后市场等于一体的完整汽车产业链,也成为继深圳总部之外,产业最全、质量最高、增长最快的全球性战略基地。
2023年比亚迪的产能开启狂飙模式,但西安并非最大受益者。2022年1月,比亚迪常州基地投产,2023年常州基地产量达到30万辆;2022年11月,比亚迪济南基地投产,2023年,济南基地产能达到24万辆;2022年6月,比亚迪合肥基地投产,据媒体报道,2023年比亚迪合肥基地所在的长丰县产销新能源汽车近50万辆,同比增长近400%;产值超620亿元,同比增长超320%。
比亚迪产能的分流,对西安影响很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库,2024年一季度陕西新能源汽车产量为21.43万辆,产量同比减少4.8%。据陕西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一季度,西安比亚迪一季度汽车产量为19.3万辆。而在2023年一季度,西安比亚迪汽车产量为20.2万辆。
正是比亚迪热销车型产地转移,导致了西安被深圳拉下了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宝座。西安比亚迪主要生产宋PLUS DM等新能源车型,而比亚迪产量涨幅最大的海豚、元PLUS等生产基地在长沙、深圳和常州。
刚问鼎冠军就被挤下去,西安也意识到不能过度倚重比亚迪。2023年,陕西省工信厅牵头组织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负责人组建了汽车产业链招商小分队,先后赴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精准招商16次,促成落地项目10余个,还有20余个项目在洽谈中,拟投资金额达50余亿元。
二、长沙:完善配套产业链
在2023年新能源汽车榜上,与前三强相比,随后的合肥、长沙、常州正在加速追赶。
从主力车企来看,长沙有比亚迪、上汽大众、北汽福田,合肥有蔚来、比亚迪、大众,常州有理想汽车、比亚迪,均处于产能爆发阶段。
与西安一样,这三城产量爆发都有一个共同的因素:比亚迪。
近几年,长沙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悄然崛起。2023年,长沙市整车产量为88.35万辆,同比增长10.0%,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72.69万辆,同比增长37.4%,相当于全国每生产13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产自长沙。以长沙比亚迪、北汽福田、三一重卡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几年间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量和产值总量超越传统燃油车企,成为长沙汽车产业的“主力军”。
这其中,比亚迪功不可没。长沙比亚迪是比亚迪集团在中部地区的首个项目,于2012年开始投产。它是目前比亚迪产品线最齐全的新能源汽车生产战略基地之一,能够生产多款乘用车和纯电动大巴,以及部分核心配套零部件。比亚迪在长沙深耕十余年,已经形成了比亚迪整车、三电核心技术、IGBT芯片、智能终端、各类零部件和电子等全产业链布局,其旗下三大汽车研发机构均在长沙基地设有分院或分支机构,长沙成为了比亚迪全球重要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产业链战略基地。
在2023年三湘民营企业百强榜上,长沙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04.20%,比上年抬升了六个名次,以878.18亿元的营收位列第二。
当然,长沙也不止有比亚迪。
2021年10月,上汽大众长沙工厂迈出转型升级第一步,新建锂电池车间,规划年产能15万套新能源电池。而投资80亿元的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项目为规划的首个新能源汽车项目,项目计划2024年起逐步投产MEB平台新能源车型,达产后预计年产新能源车10万辆。
来源:产经周刊 蒋炼摄
除了上汽大众,还有广汽集团。2023年11月17日,广汽埃安长沙分公司建设项目在长沙经开区正式开工,预计2024年6月建设完成。首期达产后,项目将为广汽埃安贡献20万辆/年标准产能,成为广汽埃安第三智造中心和中部地区的超大型综合汽车生产基地。
比亚迪和广汽埃安等均深度布局长沙,这体现出长沙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吸引力。
近年来,长沙也借助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完善产业链布局。从动力电池到汽车轮毂,从高压电机到智能座舱,长沙以新能源、智能化抢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制高点,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链正加速成型。
2023年9月17日,长沙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正式开园,打造“1+N”汽车零部件产业布局。“1”是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主承载园区,以长沙经开区及长沙县(含自贸临空区)为主,围绕比亚迪、上汽大众、北汽福田等整车企业,引进培育配套供应商,形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区。
三、弯道超车:拼是不止是产量
新能源汽车产量排行榜固然为各界所关注,但其竞争并非简单的产量比拼,而是各城市在相关产业链布局、创新活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较量。
而在这方面,长沙与西安又都各具优势。
这两城都是国内科教重镇,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实力雄厚。西安早已位列全国科创的第一梯队,是中国六大科创中心之一,是全国第4个获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而长沙坐拥3所985高校,丰富的科教资源正是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底气所在。
有业内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延伸和产业体系建设方面还有发展空间。目前,我国实力雄厚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集中在南方,西安不如发挥自身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软件开发、汽车芯片等智能创新领域的投入,开辟出新的赛道,创造新的竞争力。
实际上,近年来西安正积极推动产学研用的密切合作,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为契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优化提升。
长沙方面,依托较好的汽车产业基础,以及丰富的科教资源,持续挖掘高价值要素聚合的潜力。
比如近年来长沙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上异军突起,占据国内发展高地的产业。目前拥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南)、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等四块国家级牌照。
2024年4月20日,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孵化基地(一期)开园,标志着长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再迎集群载体。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孵化基地落成后将以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汽车软件化产业变革、智能网联创新成果转化为核心,推动智能网联关键领域的产业化与集成应用,打造智能汽车研发测试、检测认证、成果转化、商业运营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体系,促进长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已进入下半场,竞争主题正从动力系统之争转变为智能系统之争,要能够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网络上占据一席之地,跨界融合的集成创新将会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主流。
在这方面,长沙与西安都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杏宇:长沙西安双城记: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路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山东杏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杏宇:长沙西安双城记: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路 地址:http://www.guangda-graphite.com/news/hangye/605.html